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禁作为盛放酒器的器物,可能源于商人文化,并不是如部分学者认为铜禁出现在西周早期,是周人“禁酒”的一种物质体现。“禁”的名称与“戒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禁类器物特征 禁类器物出现的时代顺序为端方铜禁、石嘴头铜禁、西周夔纹铜禁、河南淅川下寺M2铜禁、曾侯乙墓铜禁和江陵望山楚墓漆木禁。 端方铜禁,最初由端方收藏, 1901年...
基址全景 一座长方形的大房子,随着考古人员的发掘,出现在三星堆遗址。它有多大?是座什么建筑?引发了一系列疑问。1月15日,三星堆遗址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成果汇报会在广汉举行,省内外专家围绕这座奇特的房子,展开了讨论。他们认为,这座建筑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仅次于安阳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北正殿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是南中国商代最大单体建筑。 此次勘探发掘在三星堆遗址北部和东南部3.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
出土的石璧。 锯齿状的大型建筑基址。 1月15日,青关山发掘出的大量象牙。摄影张磊 “‘亚’字形建筑基址里有象牙,有玉璧,还有石璧,看起来有点像是宫殿。”近日,三星堆发现“古蜀宫殿”的消息传出,国内30多名考古专家齐聚三星堆。专家表示,“是不是宫殿不敢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里是都城的一部分。...
针对新公布的第七批80处省保单位,1月14日安徽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将联合建设部门划定保护范围等,并透露省文物局将尝试让公众参观考古发掘现场。 2012年7月,省政府公布了第六批173处省保单位,这是我省继2004年之后,时隔8年再次公布省保单位。2012年12月,省政府再次公布了80处第七批省保单位。至此,安徽省的省保单位达到708处。 文物保护单位如此频繁地“晋级&...
1月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秦雍城遗址2012年考古重大成果。据介绍,秦雍城遗址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最重要的考古之一,目前,城址已建立了“秦雍城遗址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据了解,位于陕西凤翔的秦雍城遗址总分布范围达51平方公里,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地和郊外宫区组成。在历史上,雍城处于秦朝承前启后的阶段,它见证了秦人由弱变强,秦朝由小变大的国家发展历程。从秦...
1月8日,2012年湖南考古汇报会在长沙岳麓书院举行。记者了解到,去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调查勘探面积5百万平方米,发掘各类墓葬300余座、各类文物考古标本3000余件。 湖南考古工作在2012年完成了西气东输三期工程、荆岳铁路等12个大型基建项目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面积达5百万平方米;同时对长、株、潭城际铁路、安江水电站、托口水电站、蓝山工业园等10余个项目完成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万...
记者8日从2012年度东北三省田野考古汇报会上获悉,2012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及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遗址保护考古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完成了渤海上京城后续保护的考古发掘,开启了金上京城科学考古发掘的序幕。其中,对渤海上京城宫城匠作址的发掘,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房址1座、水井1口、台基址1个、石件加工场地1处,灰坑25个。出土文字瓦、陶...
经过勘探调查,陕西省考古工作者日前在西安市临潼区秦东陵遗址发现了两座战国秦时期的大型墓葬,据推测其中一个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太祖父秦昭襄王的墓葬。 这次考古勘探的地点在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乡,属于秦东陵“一号陵园”的范围,经过专家确认,目前已经发现了有四个墓道的大墓两座,2座陪葬坑、2处陪葬墓区11座小型墓葬及4处建筑遗址。在陵园外,发现陪葬坑、陪葬墓161座。 两座大型主墓葬...
湘西洪江,位于沅水、巫水交汇之地,在宋代开始就成为周边省市的物资交流集散地,在民国初年,洪江码头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后来,传统的水运遭到公路、铁路运输的冲击,这座喧闹的码头逐渐被遗忘,但洪江的文化也因此得以很好地保存,时钟似乎还停止在大半个世纪以前,基本保留了一百多年的城镇模样,成为一个文化考古的标本。洪江,比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城,更能代表湘西文化。湖南摄影家欧阳星凯,一直以文化观察的眼光摄影记录洪...
河北武安市文物保护所30日透露,文物工作者在该市发现3处明长城遗迹,总长40余公里。河北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表示,在太行山脉发现大规模长城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疆域变化、社会制度及军事提供了有力实证。 据武安市文保所所长李智慧介绍:“3处明长城遗址中,发现保存完好墙体遗存6段,总长约2000余米。” 李智慧说,此外还有关隘2座,烽火台15座,山神庙2座,城堡1座,房基址4...
记者30日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从今年11月至今,该院与彭水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彭水山谷公园墓地”进行了发掘。该墓葬规模巨大,是渝东南地区发现的最大的石室墓,它的发掘对于研究渝东南地区汉墓的分布和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认识渝东南地区汉代墓地规划的特点。另,墓室后壁的一块石条上阴刻有北斗七星等星象图案,这在重庆汉墓中尚属首次发现,这对于研究汉代的北斗信仰具有重...
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成果展在山西博物院举行,300件(组)不同时期的出土文物,汇集了中国考古发现的多个“文物之最”。 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等类别,荟萃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北京琉璃河墓地、河北满城汉墓、浙江杭州南宋官窑遗址等数十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60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重大考古发现,展...
昨天,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扬州城遗址考古和保护工作座谈会,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考古现场,听取了扬州城遗址的有关情况汇报,并就古城考古保护和展示等建言献策。 据悉,扬州城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目前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保存状态不明的隋唐时期以及春秋战国、两汉、六朝时期的文化面貌,将随位于蜀冈之上的子城显现。 考古:多勘探少发掘,...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量3018.54万件,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技考古专业人员只有300人左右,其中硕士生占三分之一,博士生占十分之一,仅以每年约30人的数量增长。 悬殊之大,令人咂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表示,考古与先进科技结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以上数据不禁让人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心生疑虑...
说起考古,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说,以前我们人在挖掘现场,挖一层,大家埋头记一通,回去再原模原样画下来。但是这种延续了好几代人的考古方法,却因为“记录盲点”,等到大家想再次探究一个冷门细节的时候,现场却不复存在了。 昨天,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大学召开。考古学者带着近百个考古、文物研究、生物考古等方面课题、技术,前来共同探讨:人类时间史上的两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